一手打造了褚橙、柳桃、潘苹果“三果志”IP,这对幕后推手胡海卿来说,既是肯定也是挑战。
然而,你是否知道,胡海卿刚进入生鲜电商领域,上线两个月时,100多人的公司,每天只有9单?!
他开云平台不断被逼着思考、进步,而后有了50个月做出24个品牌的奇迹。他开云官网究竟如何做到的?
被逼出来的奇迹
2012年,胡海卿在创始人喻华峰的撩拨下,加入了初建的本来生活,当上了市场总监,开始在生鲜电商领域的闯荡。
上线两个月后,本来生活的订单急转直下。公司即将山穷水尽,更拿不出钱来做推广,胡海卿被逼入绝境。
2012年10月底,本来生活的买手把褚时健的橙子报告给北京总部时,媒体出身的胡海卿嗅觉灵敏,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“值得做的点”。
在胡海卿看来,任何商品都要有自己的定位和用户分析,农产品也不能例外。在做记者时,胡海卿跟王石、李彦宏、潘石屹等企业家有过很多接触,深知他开云app,kaiyun们关注的领域和兴趣点。对于企业家以及知识分子而言,褚老的经历一定能和他引起共鸣和参与感。关于褚橙的营销开始在胡海卿的脑海里成型。
方法论是有了,可是怎么落地呢?无论采取哪种营销方式,广告费都得一大笔钱。这对当时的本来生活而言,显然是无法接受的。
突然!有个念头爬上胡海卿的心头。何不邀请一些记者以新闻的形式宣传出来!
说干就干!胡海卿尝试着邀请一些权威媒体采访褚老,结果反应很积极。很快,《褚橙进京》一文,就这么亮相在公众面前。
在互联网的加持之下,褚橙进京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。王石、潘石屹、徐小平、梁冬、章诒和、杨锦麟、龚文祥、何力、老狼等一些知名人士纷纷发微博为褚橙捧场。褚橙预售第一天,本来生活的网站流量就翻了50倍。
随后,《褚橙成为“励志橙”》、《褚时建倾橙北京》这两篇报道再次以新闻的形式出现,一口气将褚橙推上了巅峰。如今的褚橙,品牌估值高达50亿。因褚橙而起死回生的本来生活网,公司估值也超过了50亿元。
50个月做出24个品牌
一手打造了褚橙、柳桃、潘苹果IP后,胡海卿经历最大的意识转变是:“应该作为一名真正的产品人,超越过去的,仅仅作为营销人的自己”。
几个在日本学种草莓多年的年轻人,回到北京种出了多个品种的优质草莓,却因为种植成本高昂,销售受困。他们找到了胡海卿,希望他能帮他们想想办法。他们带去的草莓色彩、形状各异,香味好像也不一样。胡海卿一问才知道,这些草莓有四个不同的品种:红颜、章姬、枥乙女、弥生姬。他当时就提议,既然这些草莓的名字听着这么女性化,何不把它们装在套盒内出售,品牌名就叫“四大美莓”。
光有名字还不够,“四大美莓”品牌怎么推广呢?刚好,2013年是曾经轰动一时的“四小花旦”评选十周年,胡海卿通过各种关系,找到原来的媒体评审团,用微博来评选第二届“四小花旦”,当红的女明星杨幂、刘诗诗、汤唯都登上了竞选名单。一共十六位竞选女星,照片下面放着“四大美莓”的产品图。
2013年初,微博正是最热闹的时期。很短的时间内,这则评选微博转发几十万,阅读几百万。“四大美莓”作为一个靓丽抢眼的新奇特品类,一下子就俘获了众多女性粉丝。通过本来生活网,“四大美莓”卖到48-68元/450g,数十天时间销售量超过了20000多斤。
打造农业品牌,也是有套路的
50个月打造了24个农产品品牌,胡海卿总结了一套营销方法论:
第一,产品内容化。好的产品背后一定有故事,我们把这个产品的故事内容化,放到他最爱看的读者社群当中,就会自然传播。
第二,议程设定。这是新闻传播的一个专业术语,就跟新闻发布一样,产品不能是单点式的,应该是有节奏感的。将消费者思考问题的方向做一个排期,一篇一篇像写新闻报道发布,使其关注达到一个顶峰。
第三,好时机。寻找或制造一个决定性的瞬间,或者爆发力最强的时候推出,使得发布这个黄金支点信息的时候,能够被最闪亮的光芒照耀到。
在胡海卿心中,产品即媒介,品牌即人;好的产品自己会传播,而好的品牌就是个人IP。挖掘产品之美,就是寻找激活品牌的“黄金支点”。
编辑来源于网络
有话要说...